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mental-health

地震,空难,疾病,现代人的神经不断受到各种大灾小难的冲击,即使在普通的生活中,也被各种困扰心理的问题包围,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生活压力。我们脆弱的神经,还能支持多久?

失眠、忧郁症、脾气暴躁、缺乏安全感、对未来不知所措,这些关键字触动多少人?相信是大部分。目前,大部分中国人遇到这些心里困扰的时候,多通过自身调整或者外部活动,如外出、和朋友排解等问题来舒缓自己的神经。正规渠道提供的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少之又少。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抑郁症治疗率不到10%,都市人普遍存在睡眠问题但苦于没有何时的解决办法。

也许很多人会说,每天为工作拼命,忍受买房买车压力,还可能被各种疾病困扰,谁还有心思和动力去解决心理上的问题。确实,中国人不太习惯于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事务或服务付钱,而心理问题恰恰处于这个范畴。不痛不痒不致命,就没有寻找服务的动力。

心理问题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问题。从不愿意接受第三方帮助,到整个社会普遍接受专业心理服务并普及到大众,确实需要一定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用户观念的改变、以及整个医疗体系的完善,两者缺一不可。

美国的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也许可以给中国一定的借鉴意义。美国的心理医生行业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快速发展,1963年肯尼迪总统签署的《关于设置社区心理卫生中心的文件》对整个行业起到的刺激作用,此后各类心理诊所便快速发展起来。政府的支持和提倡是心理健康服务的关键推动力。

目前美国有超过28万心理医生,美国社会已经完全接受心理治疗作为健康服务的一部分。要催生并规范这个行业,需要几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法规,美国对提供心理服务的医生资质有严格规定。比方说,拥有医学院本科以上学历和心理学专业学历的医生可以进行心理辅导也可以开药,而心理学博士只可以做心理咨询不能开药。

其次是解决支付问题,也就是谁为心理咨询买单。在美国,商业保险普遍涵盖心理健康服务,费用也包含企业为员工购买的保险计划内。对于青少年,学校则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这些机构和中国老师充当心理咨询师的做法完全不同,学校内的心理咨询师同样具有国家规定的心理医生资质,准入标准很高。同时,在一些灾难性事件比如911,政府会为受到心理重创的人员免费提供心理指导课程。全方位的支付体系也是促进心理健康服务的一个推动力。

中国离这样的市场还很远,一方面缺乏法规,一方面没有支付方,个人虽然有很强的需求,但在东方文化中,把自己的私密问题告诉独立的第三方仍然不是可以被普遍接受的事情,尤其在这个市场没有法律约束,缺乏可信度的情况下。

催生心理健康行业所需的条件很多,但长期看整个市场仍然有很大的机会,尤其在大城市。目前心理学和精神科分割很模糊,一些精神科医生转作或兼作心理医生,很多治疗依赖药物。事实上心理指导更多地是需要通过交流和生活指导等办法来帮助病人缓解精神压力,这个市场目前既缺人才又却市场引导,发展起来需要10年甚至更长,但长期来看需求巨大,有非常大的潜力。

http://www.cunfuriji.com/?p=2170

话题:



0

推荐

村夫日记

村夫日记

1562篇文章 5小时前更新

以常识为基础,以逻辑为经纬。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主要为医疗行业内的公司提供战略性的咨询和建议。我们的业务主要包括市场分析、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以及投资咨询。欢迎关注我们的Wechat:cunfuriji。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