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日,发改委有意要放开药品最高限额,这引发了市场的激烈讨论。在看病贵的前提下,药价要市场化,会不会对普通大众造成进一步的压力?药价市场化这条路能否走通,有几个环节不可或缺。

第一,药和医的关系。在医药分开没有全面推开的时点就放弃药品价格管制,药厂有很强的动力去涨价,而医院也有很强的动力去推动病人使用价格贵的药品。如果医药之间仍然有利益关联,即使放开药品价格,医院仍然有动力去采购最贵的药品,因为这样他们获得的利润加成空间最大。而对于医生来说也是一样的,贵的药可以带来更多的灰色收入,以至于医生不愿意去开低价药,最终这部分成本转嫁给病人。

而在医药分开后,医生由于无法得到药品的回扣,也就没有动力只问价格不问疗效了。因此,药品价格的放开并不会必然带来药品价格的上涨,市场更看重药品本身的价值,而非被扭曲的价格。只要疗效卓著,药厂可以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也可以坚持走高端的路线。而非盲目的通过给予医生回扣来畸形的发展。

第二,医疗服务费用市场化。中国的医疗服务价格一直是被压低的,医生劳动收入无法在薪酬上体现,不得不通过药品增加回报。这直接导致了医生开大处方、大检查的作风,医疗资源被浪费,成本增加,医患之间信任瓦解。就算药价市场化,只要医生还是无法从服务中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仍然会倾向大处方的做法,本质并没有改变。

但是医疗服务费用的增加并不容易,这关系到大众的承受能力和医保的支付能力。在中国当下的医保支付体系下,大幅度提高诊疗费用不是很现实。但是,如果不能提高诊疗费用,药品改革就无法真正进行。因此,大力发展商业医保和加大政府对老年人医保的托底就成为了非常关键的要点。在这两点取得一定的发展后,药品改革才能有较好的改革可能。

第三,声誉和医生个人的关系。目前医生挂靠医院,病人看重更多的是医院和职称,而不是医生个人。医生治疗的效果不直接和医生个人的收入和名誉挂钩,因此开大处方和大检查更多是一种机构名誉,而且已经被行业默认,和医生个人的形象无关,这种体制不利于给医生动力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医生完全变为自由执业了,开大处方等现象才能杜绝。因为医生完全是以个人的声誉来行医,一旦做出有损声誉的行为将损害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前途。

最后,在当前基药制度依旧没有改变的前提下,药品价格改革的作用并不大。因为各省确定的基药价格有着很明确的价格上限,而基药在各省的最终药品消费量中占据了很可观的部分。所以,基药制度也限制了药品价格改革。

总之,在缺失多个环节的前提下,药价改革的成效甚微。要真正推动药价改革,需要各个部门的协同,医疗的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也是做医疗投资不可不深思的。

http://www.cunfuriji.com/?p=3209

话题:



0

推荐

村夫日记

村夫日记

1560篇文章 31分钟前更新

以常识为基础,以逻辑为经纬。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主要为医疗行业内的公司提供战略性的咨询和建议。我们的业务主要包括市场分析、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以及投资咨询。欢迎关注我们的Wechat:cunfuriji。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