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职工医院和诊所曾经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后来逐渐淡出。如今的医疗体系最大的问题就是看病太困难,而针对商圈的“职工诊所”未来有没有可能以一种新的形象卷土重来?

美国针对大企业的on-site clinics,职工诊所,发展开始加速。一些第三方公司专门帮助大公司建立员工诊所,或者帮助小企业抱团建立诊所,辐射某一区域的企业。近期就有一家提供员工诊所服务的公司Crossover Health获得了1500万美金的风投。这家公司的特色除了建立为大公司或抱团小公司服务诊所,还提供适合企业员工的移动端医疗服务,比如远程医生沟通,手机报告查询,功能尽量做到简便,适合员工快速治病。

这种模式相对传统医院或诊所来说较轻,因为员工诊所的目标群非常明确,诊所主要针对日常小病,全科医生加上最常见的检验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不需要复杂的检查、也不需要专科很强,复杂的情况会很快被转诊,因此风险也较低。但这种模式相比移动医疗又稍重,因为移动端的服务真正落地了,用户所有的移动端服务都是基于这个线下诊所作为依托。

那么在中国,员工诊所有没有可能以这种新面孔卷土重来?未来这种可能性很大。

企业员工的特性就是没时间看病,大部分看小病,不愿意像中老年人一样排队去看病。因此,员工也好,雇主也好,最希望的就是方便。但中国和美国的不同点是大城市企业以商圈形式集中,而不像美国那样,大公司分散在小镇上,且可能有万人以上的规模。中国除了制造业集中的地方,主流商圈仍然是群聚的。因此中国未来的员工诊所并不会针对某一个企业,而是某个商圈下的子商圈,或者甚至碎片到某一(几)幢楼。

诊所定位常见病和一些简单外伤,药品则可以通过和周边药店合作的形式解决,免去了采购、维护的成本。最核心的是支付方法可以灵活。一种是走传统的医保路线,一般来讲常见病的治疗不会太贵,但这种模式的问题是服务费用比较低,如何协调医生待遇和通过药品赚钱之间的冲突是最大的问题。

还有一种办法是和多种付费结合。比如现在很多企业已经为员工购买了补充保险,如果能作为一项定点基础医疗诊所出现,让企业为部分服务费用买单,同时为员工提供很好的预防医疗、基础医疗,方便其看病,那么比单纯靠医保更有服务费用方面的保障。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医疗未来作为员工福利的重要部分,雇主会更加在意服务和保障。

在此落地的诊所基础上嫁接移动医疗才显得更有可能。因为首先员工和诊所相对是熟悉固定的关系,比去公立医院就医更容易和医生建立熟悉信任的关系,如果诊所的服务质量好,用户就会留下来。而且在相对信任熟悉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员工病历、预防医疗、移动端慢性病管理服务等。

但这种模式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防止方便看病之后的滥用。国外的大企业诊所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防止员工为了某些个人因素去过渡就诊,比如身体不适开病假,为家人配药等情况。这在中国一样也是问题。在中国或许一旦建立市场品牌,还要面对商圈周围社区涌入看病导致服务下降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国外相对不那么明显,因为大公司分布在小镇上,比较分散。而中国因为看病太难,如果诊所建立了名誉,很可能导致社区病人纷涌而至最后导致服务能力下降。因此,控制诊所规模并有针对性布点,同时抓住团体渠道和其他相关服务(如保险)捆绑销售可能是关键。

http://www.cunfuriji.com/?p=3750

话题:



0

推荐

村夫日记

村夫日记

1562篇文章 5小时前更新

以常识为基础,以逻辑为经纬。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主要为医疗行业内的公司提供战略性的咨询和建议。我们的业务主要包括市场分析、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以及投资咨询。欢迎关注我们的Wechat:cunfuriji。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