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政策性补贴取消后的个险保费大幅上涨不同,美国团险市场保费大幅上涨主要有三大原因:医疗成本、关税和使用率。
根据美世(Mercer)对企业雇主的调研,雇主预计2026年的商业医疗险保险保费将上涨6.5%,这是自从2010年以来最大的涨幅。
美世的调研是面向1700名雇主进行的,6.5%的涨幅是指在保险计划中增加了控费的举措,如果没有控费措施,团险保费将上涨9%。这意味着2026年将是美国连续第4年保费快速上升的年份,而之前10多年的保费增速一直在低位徘徊。
首先,疫情以来,美国医疗成本大幅上升。根据AHA的数据,2024年,美国医院最大的成本仍然是人力成本,占医院总成本的56%。第二大成本是医疗用品,占13%,第三大是药品成本,占9%,其他成本占22%。
医疗行业最大的竞争点是有能力的医生,和其他行业不同,医生的技能无法通过人力外包来降低成本,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医院最大开支一直是人力的原因,医院还必须提高福利待遇来留住有竞争力的医生和其他医务工作者。根据AHA的数据,在过去4年中,为了留住护士,护士工资的增速比通胀增速要快26.6%。自疫情开始后,对医务人员的需求也增加了,2019年到2022年医院的总成本增加了17.5%,同期人力成本增长了20.8%。
导致人力成本增长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因为医疗需求增加,医院不得不通过第三方合同工雇佣公司来雇佣合同工,填补增加的医疗需求。Syntellis Performance Solutions 的数据显示,护士和急诊室是最多增加合同工的领域,2019年到2022年,护士合同工增加了180%,急诊室合同工增加了145.5%,而住院增加了138.5%,影像和手术工作人员分别增加了114.3%和67.5%。
而符合医院需求的专业医疗合同工其实就那么多,医院不得不在一个有限的群体中寻找合适的员工,导致合同工工资竞争激烈上涨。合同工的工资中位数在2019年到2022年增加了56.8%。合同工的成本要比全职员工高,因为除了支付给合同工的工资,医院还必须承担一笔支付给第三方公司的行政开支,可能占合同工总成本的60%。
其次,美国关税也将大幅推高医疗成本。
接近70%在美国销售的医疗仪器是在海外生产的。根据AHA的分析。2024年,美国进口了超过750亿美元的医疗仪器和用品,这些进口的产品包括许多低毛利,高使用率的医疗必需品比如注射器、针头和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袋。同时美国也进口高阶的产品比如手术用品和其他仪器。同时,美国医疗的保护用品也大量依赖进口,比如在医用场景下,1/3的一次性手术口罩是进口的,2/3的非一次性口罩以及94%的塑料手套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药品是美国医院的第二大成本,药品中有大量的原材料源于进口,美国大约30%的活性药物成分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API)从中国进口,而根据2023年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的估算,超过90%的仿制药无菌注射药物(比如一些化疗用药和抗生素)依赖来自中国或印度的核心入门药物材料。
根据医疗调研公司Black Book Market Research在2025年1月针对200名医疗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的一项调研 ,82%表示他们预期未来6个月关税会导致医院成本上升15%。同时,70%的调研受访者还表示他们预计药品成本至少上升10%。90%的供应链领域的受访者认为供应链在采购和洽谈合同上会有明显的变化。90%的医院财务管理者表示将不得不将增加的开支转嫁到支付方上,服务费用会更高。94%的医院行政和采购管理者表示会购买更少的医疗器械或推迟器械更新来应对成本增加的挑战。
医院虽然不能将成本完全转嫁给医保,但可以更多通过向商保公司收取高价服务费和药费来进行转嫁,从而推动了保费的持续上涨。
最后,美国医疗使用率持续上升,对团险产品的理赔成本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不上涨保费无法持续。
根据美国大型商业健康险公司的二季报,Humana和Aetna的赔付率与去年同期持平,维持在89%左右。而Cigna的医疗赔付率上升了0.9个百分点,从82.3%上升到83.2%。但其他4家保司则都出现了赔付率大幅上升的趋势。其中Centene的升幅最大,MLR从87.6%上升到93.0%,联合健康次之,从85.1%上升到89.4%,Elevance从86.3%上升到88.9%,Molina则从88.6%上升到90.4%。
医疗赔付率持续上升的原因是医疗使用率不降反升。联合健康的会员在2025年一季度的诊疗需求比预期增长了2倍,主要集中在门诊,以预防医疗和择期手术为主。其他几家大保司则表示虽然医疗赔付率在预期范围内,但高使用率仍然没有出现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长期护理服务、高价药、行为医疗和流感等。
因此,面对来自医疗成本、关税和医疗使用率攀升带来的压力,美国团险保费上涨的趋势仍将持续,这将进一步挤压雇主提供给雇员的健康福利水平,导致团险的免赔额和自付比例出现明显上升,进一步加剧医疗通胀,从而推高整体通胀水平。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