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25年以来,中国药店市场结束了20多年来的持续扩张态势,药店关店数量首次超过开店数量,药店总数跌破70万家。其实药店市场结束扩张态势是个全球现象,自从2018年以来,美国、欧洲都出现了明显的药店闭店潮。 

美国药店数量在十年前有6.6万家,但之后有30%的药店已经关闭,尤其是2018年之后,药店关店数量超过了开店数量,当前药店数量已经下降到只有6万家不到。进入2025年,连锁药店继续大量闭店。美国第一大连锁药店Walgreens逐步削减25%的门店,第三大连锁药店Rite Aid已经破产并清算,除了转卖部分门店给到其他药店,剩余药店都被关闭。而在欧洲,2017年以来,英国已经关闭了1000家药店,法国关闭了2000家药店,德国药店数量占比已经下降到每10万人只有21家。 

而在中国,2025年上半年,国大药房闭店最多,达到了863家,而且其加盟店也出现了明显下降,总退出的药店数量为978家。其次是一心堂和健之佳都是关店数量超过新开店数量,一心堂的关店数量仅次于国大药房,为329家。与关店数量相比,直营店的新开已经大幅减少,只有大参林和一心堂的直营店的新开数量超过100家,其他都只有几十家。 

药店市场进入收缩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收入增长趋缓和成本高涨是主要的原因。药店除了普遍受到支付方的压力之外,也受到药品市场本身的压力,尤其是随着品牌药涨幅趋缓和仿制药价格竞争的激烈,药店的利润出现了明显的压力。而且,受到医保重压的医院对药品的利润也越来越看重,挤压了药店的空间。

第一,医保的压力对各国药店都是最大的。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医保的开支压力大增,但受制于少子化带来的医保缴纳人群的流入减缓,除了增加财政补贴之外,向工作人群持续加征医保的挑战是相当大的。因此,强化对医保开支的控制是保证可持续性的关键。 

近20年来,欧洲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价格谈判机制,主要是基于临床增益的新药价格形成机制,由于现有药品价格中枢不断向下调整,新药价格自然也就很难出现与市场同一适应症药价背离过高的价格。而且欧洲和日本都对药店有仿制药替代率的考核,加大了药店的营收压力。

在中国市场,除了药价的下降,随着门诊统筹的推进,在个账减少和统筹资金监管趋严的压力下,零售药店依赖医保轻松发展的模式一去不复返。

第二,受到公众和政策的压力,近年来,品牌药价格的涨幅开始趋缓。比如,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明确规定品牌药的年涨幅不能超过6%。而在欧洲和日本等国,由于医保价格谈判有效地抑制了药价涨幅,药店获得的处方调剂费用也很难根据药价大涨来增长,抑制了药店的收入。

除了加大药价谈判的力度,持续推动仿制药和竞品进入市场已加大价格竞争是监管的另一个重点。欧洲对生物类似药有配额制度,仿制药的使用得以铺开,由于仿制药的价格较低,对药店也形成了收入抑制。而在美国,虽然生物类似药的市场发展缓慢,但受到PBM的影响,独立药店获得的药价报销比PBM自己拥有的药店要低很多,导致很多独立药店难以为继。 

第三,随着医院开始大规模进入门诊领域,医院正日益倚靠这些门诊机构来销售药品获利。在面临病人流入的减少和收入增幅日益放缓的现状下,医院能做的就是尽量优化自身的结构来削减成本和扩大支付方鼓励的其他业务。由于医院的用户越来越多的流向院外,医院也开始通过并购和新建的方式来进入康复、护理和门诊等院外市场。

另外,价值医疗下医院对医疗质量有提升的需求。价值医疗迫使医院更加关注病人出院后的状况,而药品又是作为主要的手段成为医院治疗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慢性病和癌症出院后,医院需要与病人保持持续的联系并及时对康复进行干预。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强化了对病人的整体性治疗,顺势将药品的销售和使用都包括了进来。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BLS)的数据,自从2010年以来,医院药房的药剂师数量大幅增长,从2010年的6.8万人增长到2024年的9.95万人。医院雇佣的药剂师占比从2013年的24%上升到2024年的30%。而药店雇佣的药剂师从2010年以来持续下降,仅2023年和2024年就分别减少了4800和8500名药剂师,整个零售行业雇佣的药剂师数量下降到17万人。

另外,药店的成本上升对药店的利润也是有挑战的。尤其是在通胀的前提下,由于工资的快速上升,药店最直接的反应是削减不必要的成本和降低亏损,裁员和关闭亏损的门店就成为主要的选择。如果能维持原先的利润水平,通胀产生的压力还可以消化,但受到来自药品零售利润的削减和医院争抢药品零售业务的影响,药店的压力加大了。 

总体来看,各国药店扩张期结束的主要原因是支付方的压力传导及医疗机构对药品零售业务的持续加码。就中国市场来看,核心还是来自医保的压力导致了药店利润的下降和用户回流医疗机构,这两点与海外市场是一致的。现在各家药店的药品占比过高,整体抗风险能力偏弱,未来需要持续调整品类,谁能抓住非药品的销售能力谁就能获得未来市场的发展机会。

话题:



0

推荐

村夫日记

村夫日记

1700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以常识为基础,以逻辑为经纬。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主要为医疗行业内的公司提供战略性的咨询和建议。我们的业务主要包括市场分析、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以及投资咨询。欢迎关注我们的Wechat:cunfuriji。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