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健康信息需求量极大,一方面健康门户发展活跃,39健康网的日均访问量突破了200万。另一方面,市场上对于常见疾病普及和保健的知识却到处泛滥,出处不明,迟迟缺乏一个收到医学界认可的疾病知识库。

需求上看,消费者有很强的意愿去获得信息,但市场提供方给出的信息却是:海量,出处杂,缺乏专家认可。这背后有几个核心原因。

B7

首先是为什么我们没有专家认可的健康信息?要获得认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机构认可,在国外多为非赢利医疗机构,比如WHO,专门的糖尿病协会等。另外一种则是医生专家认可,国外的模式有通过医生认可的医疗信息库WebMD。

这两点在中国却都举步维艰。中国的官方机构或者组织提供的信息非常少,数据不全,更新很慢,无法满足市场要求。而医生认可的模式也很难做,主要是中国对医生的教育为实践式加上理科型的,对医生写作素养培养不足,要么是工作太忙无暇顾及,要么就是太学术化,无法为大众接受。

另一点则是药企在背后的推动作用。在美国,医疗信息库的利益方有两个。一个是药企,希望通过医疗信息库来获得医生资源,也希望影响一定的医疗信息来做间接推广,比如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的肿瘤实践指南,就有一些药企在背后推动。但也有人质疑这样的做法会影响信息的客观性。另一个利益方则是健康险公司,和药企相反,保险公司希望推动健康信息库让会员了解疾病,并学习保健知识,通过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改变,控制疾病风险。这两个利益方有互相制约的作用。

但在中国,商业健康险在雏形阶段,在药企和医院方没有什么影响力。药企就成为推动健康信息唯一的利益方。药企赞助了很多行业大会,也直接推动了医生在很多学术或者消费类的演讲。很多健康网站的广告收入也有一大部分来自于药企。因而在这种市场大环境下,很难做到完全由医师认证的第三方健康信息。

虽然土壤并不利,中国市场的需求却很大。慢性病人数逐年增加且有年轻化趋势,慢病的支付方缺乏,没有一个利益方有动力去做长期有效的健康管理。但是病人本身对健康信息却有极大的需求。

另一方面,健康信息的作用不仅是普及上的,更多是在预防、康复和自我保健上的,长远看来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增加康复机率。但目前市场上却没有人愿意直接为此买单。消费者默认信息和咨询是免费的,也就不可能为健康管理买单。医院迫于以药养医,更加没有动力去推行健康信息和疾病管理。

总结一下,目前市场上的健康信息只能做到点到事实为止,或者来自于一些乐于推广自己的医生,但这更多的是个人行为,而非受过一个体系认证的官方行为。各种健康类信息仍然有出处不明,各家说各家,消费者难辨真假的问题。要想从根本改变,如果没有整体体系的变革,出现可以制约目前利益方的第三方机构,要想建立真正权威的健康信息库,困难重重。

http://www.cunfuriji.com/?p=1074

话题:



0

推荐

村夫日记

村夫日记

1559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以常识为基础,以逻辑为经纬。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主要为医疗行业内的公司提供战略性的咨询和建议。我们的业务主要包括市场分析、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以及投资咨询。欢迎关注我们的Wechat:cunfuriji。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