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大数据的整合和挖掘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移动医疗的核心领域,大数据类的公司发展较为缓慢,这主要是因为技术门槛较高,商业模式的寻找和确立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近来有好几家大数据处理公司开始浮出水面,分别获得数百万美元的投资。

先看刚获得500万美元投资的数据整合公司Validic。Validic主要是对消费者在各个平台、可穿戴设备和App的数据进行整合,然后将这些数据传输给相关的机构。这些机构包括医疗机构、保险公司、药厂、健康管理公司和医疗IT公司。这些机构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制定战略和市场规划。

Validic所开发的系统平台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能够将各平台的数据进行整合。但这是一个非常细分的市场,本质上是一个数据搬运工,这在市场竞争的早期机会较大,因为没有标准,市场分散。随着行业集中度的加大,标准逐渐统一,各类产品向几个主要的平台集中,这类公司的优势就会减弱。

再来看刚获得400万美元投资的Acupera。Acupera主要是通过挖掘电子病历、医学声明和实验室信息给医生和护士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给病人提出诊疗方案。目前和Acupera合作的机构包括MIT、哥伦比亚大学等。Acupera目前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拥有22家医院的St. Vincent Medical Center部署了其系统。

从上述两家公司来看,目前美国大数据的投资基本还是集中在细分市场,主要面向的客户是机构。无论是普通的健康数据,还是专业的医疗数据,目前的数据处理主要还是集中在数据整合和浅度的挖掘,还没进入深耕的阶段。

中国目前的移动医疗发展比美国更为早期,大数据的生产才刚刚开始,在这个时间段切入这一细分市场会占有先发优势。但是中国的普通大数据购买方并没有美国那么多,保险公司较为弱势,健康管理公司长期难以盈利,医院还处于传统的诊疗阶段,对疾病的预防和干预的兴趣不大。目前来看,只有药厂和医疗IT公司还比较具有动力来购买大数据。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药厂可以对其新药的研发作出更好的判断,医疗IT公司则可以开发出更适合医疗机构的软件。

中国的医疗专业大数据则面临着更为困难的境地。中国没有统一的电子病历,各家医院极为割裂,而且政策也不允许第三方的公司使用这些信息,因此这种商业模式在中国很难生根,这也是为什么专业性的数据处理公司在中国一直非常匮乏的原因之一。

话题:



0

推荐

村夫日记

村夫日记

1654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以常识为基础,以逻辑为经纬。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主要为医疗行业内的公司提供战略性的咨询和建议。我们的业务主要包括市场分析、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以及投资咨询。欢迎关注我们的Wechat:cunfuriji。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