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001e8ca391ca0fc03db448

严格来讲,体检应该是医疗服务的一部分。但在中国,由于医患之间关系紧张缺乏信任,以及公立医院服务体验较差的原因,中国式体检走的是粗犷工厂式的路线。这种模式发展到今天,除了拼量拼价格,未来要怎么走才能扭转这种流水线式的检查模式是体检公司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作为医疗服务一部分的体检应该分为三段:前端健康咨询,就是针对个人病史、家族健康情况等因素,为用户提供适合的体检方案。中间才是中国现在发展如火如荼的体检,也就是执行这些项目进行检查。而后端也很重要,体检报告出来之后,给用户正确的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健康干预。

目前中国市场只有中间这个环节,也就是硬件,拼仪器拼销售力度的环节,虽然资产最重,但操作容易复制快。同时,这一环节正好迎合中国用户的心理:缺乏和医生沟通的途径,因而转向相信仪器和化验结果。前端和后端在逐利的投资者眼中可能比较虚,做起来需要的时间长,复制性差,短期内用户看不到迫切性,不如中间环节来的直接,增长快。

随着体检市场格局成型,三大巨头爱康国宾、美年大健康和慈铭体检占据私立体检服务的大半江山,虽然如此,却仍然跑不过医院在体检上的体量。超过80%为团单,且团体客户集中在外企和大型国内企业,客群比较单一,市场对价格敏感,加上体检套餐差别大,用户迁移成本低,要想留住难以避免价格战。

体检这条缺头断尾的产业链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大家都开始思考,未来到底怎么做?继续工厂化道路面临强大的价格压力,如何留住客户,除了地域增长还有什么办法能做大,并且体现自己的价值?

比如说,爱康尝试走高端体检和专业化的路线。上个月爱康核磁共振(MRI)医学影像中心在爱康君安旗舰中心成立,爱康此举想要从专业上下手,走的还是设备的路线。这是中国目 前高端体检的通病,高端只高在硬件上,体现在更复杂的检查项目,更多的肿瘤筛查,但最关键的问题却没有被回答——到底什么样的用户才需要做如此多的项目?到底是否有必要?如果高端只是体检在项目的多少上,而不是针对用户自身的健康风险去评估并给出解释,那么高端仍然只能流于形式,是销售手段的一种,而不能成为服务。

这不仅是体检公司定位的问题,体检之所以在中国发展成孤立的中间环节,缺乏头尾两端服务,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体检的支付方和利益方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目前体检的主要支付方是企业,企业把体检作为一个员工福利,但目的更多是出于福利本身,而没有上升到和雇员健康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程度。因为,中国企业和员工医疗支出的关系相对较远,这和美国不同。美国企业员工健康程度直接决定商业医疗险的理赔量,员工不健康,不仅损失的是劳动时间,第二年保险公司还会因为理赔高对企业涨价,企业必须付出更高的保费。因此企业有动力帮助员工保持健康。

可中国企业和雇员健康在医疗支出上没有这样紧密的关联,因此他们只是把体检作为一种福利项目,而后端的健康干预,因为医疗支出和企业不是直接关联的,因此他们的动力比较弱。这也是企业很难有动力愿意为后端的健康服务买单的直接原因。

体检公司要想转型做服务,更多的应该把企业定位为一个渠道。要想留住客户,作出服务上的差异性,可以从健康的直接利益方下手,也就是雇员(个人),他们中有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对于不健康的人,目前的公立医疗机构的服务(access to care)是很差的,上班族会认为看病是一种负担。如果针对有风险的人进行健康干预,会有一定的市场,且这部分成本短期内的承担者仍然可能是个人。但是,这需要体检公司转型为一个以服务为核心的公司,这对工厂化的体检产业来说却是巨大的挑战。

http://www.cunfuriji.com/?p=2903

话题:



0

推荐

村夫日记

村夫日记

1562篇文章 5小时前更新

以常识为基础,以逻辑为经纬。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主要为医疗行业内的公司提供战略性的咨询和建议。我们的业务主要包括市场分析、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以及投资咨询。欢迎关注我们的Wechat:cunfuriji。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