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目前整个药品市场的转变有这样几个趋势。首先,流通环节被压缩,过去一二三级的流通渠道现在有集中化趋势,小的流通商会被挤出市场,未来流通中间环节更少。此外,医院的药品销售剥除15%加成在更多的地方展开,药房虽然还没有彻底搬出医院,但医药分家已成必然,彻底的程度取决于政策如何推进。同时,医保的压力是迫在眉睫的,加上对三保合一的呼声,如果要把筹资能力低的新农合拉到和其他二保类似的高度,资金缺口非常大,因此未来医保不得不往控制费用的路上去走。
 
这些趋势归结一下就是,让药品销售变得更加透明,用监管和市场规则改变迫使药价合理化,这些措施不得不做,因为支付方面临的是入不敷出的困境。不合理的药价和用药如果持续下去,会让支付方陷入崩溃。要扭转整个市场本就不易,那么未来谁来管住用药这道关?中国是否会由此产生专业的药方管理行业?
 
美国的处方药管理由专业的PBM公司进行。为什么能够管理好药方,首先是因为医生对药方的权力是有限制的,不是说开了处方钱就变成了医生的收入。举个例子,如果是住院用药,医生开了处方,支付方的PBM服务商通过系统自动审核处方,并跳出处方建议(比如改用仿制药),如果处方有问题,PBM自动无法审核通过。病人用药后谁来付钱?通常医生和医院只能从病人处得到一小部分钱款,剩下的PBM会垫付,然后再由PBM向支付方(保险公司、联邦政府或自保的雇主)理赔。在这个过程中,PBM是审核的第一环,如果发现医生不合理开药,PBM会拒绝付款,用药就变成了医生和医院自己的成本。因此医生不敢乱开药。
 
而在门诊,医生和医院是没有药的,所有处方都要到药店或网店购买,这两者也是PBM管理的,主要是在线或者线下药方实时审核药方,如果药方合理则PBM垫付费用再向支付方理赔,否则就拒付。
 
这里的核心有两点,一个是支付方有极强的动力去约束服务方的用药行为,防止浪费和用药错误。一个是服务方的行为决定了其能不能从支付方得到费用报销,因此服务方不敢乱用药品最终导致拒赔,药品变成自己的成本。PBM就是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产生的。
 
再回头来看中国,医保对医院不具备在支付上的强势地位,即使系统相连,也没有审核处方的成熟体系。无论是门诊的人头支付还是总额预付,虽然有一个整体的限制,但在这范围内医生仍然没有任何降低费用的动力,通常会奔最高点而去。这对支付方仍然是极其不利的。
 
还有一个困境是中国有大量的异地就诊者,而不同地区的医保是无法自动结算的。这部分人就医由病人垫付再拿回去报销,对医院来说就成为了自费患者,更加不受支付方式如总额制的控制,缺乏管控,医生更有动力在自费患者上开大处方。
 
多重因素导致中国在处方上有大量的不合理开支,这不仅造成了病人对医生的不信任,导致病人多家医院重复就医,浪费医疗资源和开支,而且还加重了医保和个人的负担,让本就紧张的资金无法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那么中国有没有可能出现自己的PBM?一个帮助支付方管理处方的独立机构?答案取决于医院运行的根本模式能否改变。目前市场释放了一些积极的信号,比如安徽对三甲医院限号,虽然效果还需要时间评估,但迫使大医院缩减规模或许有助于迫使其先从以收入为考虑,转向以利润为核心。未来医院收入规模可能变小,但如果成本控制做好了,利润却反而可能提高。当药品不是收入而成为成本,药方管理才有可能进入医院的视线,通过约束医生的行为来控制药品支出。
 
而在支付方——医保,审核药方不仅仅是连接系统那么简单。最大的障碍仍然是医保的异地差异和结算难题,这可能会成为医院对不同病人不同做法的诱因,但也可能会迫使医保加强处方管控,通过源头堵住不合理用药。
 
话题:



0

推荐

村夫日记

村夫日记

1561篇文章 2天前更新

以常识为基础,以逻辑为经纬。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主要为医疗行业内的公司提供战略性的咨询和建议。我们的业务主要包括市场分析、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以及投资咨询。欢迎关注我们的Wechat:cunfuriji。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