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医生离自由身或许又近了一步。北京今年将调整社区用药目录,把慢病用药下放到社区医院以及卫生站,同时不分药房可能成为定点社区药房。不过最大的松动或许是允许大医院医生在社区开诊所。但真正的推进和市场落实中也许还会有几个问题。
 
允许大医院医生开私人诊所,首先医生需要经历从店面、基本设施、人员配备等方面一系列置业流程,有多少医生有精力在三甲之外的时间做这些事情,又有多少医生有这个经营能力去做这些事情,此为第一问。就算名医有动力做这些也有能力去做,三甲愿不愿意放行。假如真的如设想的那样,基础用药尤其是慢病用药下放到社区和药房,那么私人诊所的处方就会流出去,目前仍然依赖处方的三甲没有动力放走这些处方,因此医生有了开诊所这条通道,却因为“户口”挂在三甲,执业时间和指标仍然受到限制,要真正落实还是有困难的。
 
因此通过行政手段把医生真正剥离出“户口”可能是最为关键的。大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针对疑难杂症、急症和大病,其服务保证公益性和最迫切的医疗需求,而小病和可控慢性病则下放到社区。这说起来很美,做起来并不容易。
 
中国的情况是病人很相信名医,而名医是建立在三甲的大光环、其职称和各种成功经验上的,能够有这个品牌实力自立门户的医生成长起来靠的是三甲的职衔,离开了三甲对老医生可能不是问题,他们已经积累了名气,他们本身就是金字招牌,可是对正在发展的中青年医生,还没有获得职衔地位,他们很难离开,或者说还没有足够硬的条件离开。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诊所目前依赖退休医生或者多点执业的名医的原因。这也是中国为什么那么多年没有一个病人评价医生的模式出现的原因,理由是病人不看服务,只看职衔和医院。
 
要改变这种迷信职衔不看服务能力,真正提高基础和专科门诊的能力,破除医生和职衔、科研等的挂钩也许才是出路。这样医生才有可能以自己的能力和成功案例,以及服务水准来吸引用户,真正的多方位医生评定才有可能出现。
 
同时,医生因为一直挂靠在医院这棵大树上,导致中国医生普遍缺乏经营实业的能力。即使自由执业放开了,可以开私人诊所了,医生对经营缺乏经验,有动力的医生可能会需要适合“拎包入住”的平台。这类平台提供场地租赁、基本仪器租赁和助理配备,甚至还可以提供宣传和品牌服务,让医生专心医病。这类平台可以是独立的专门为私人诊所医生服务的打包式平台,也可能是依托于社区某类服务机构的整体性平台,比如依托药房,设置专科或全科门诊,依托药房的产品和服务能力,提供整体服务。
 
话题:



0

推荐

村夫日记

村夫日记

1562篇文章 5小时前更新

以常识为基础,以逻辑为经纬。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主要为医疗行业内的公司提供战略性的咨询和建议。我们的业务主要包括市场分析、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以及投资咨询。欢迎关注我们的Wechat:cunfuriji。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