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随着Uber所刮起的模式创新大潮,很多公司都意图借助这种模式来跨界创新。在美国整体医改的大背景下,借用Uber模式来提供新型基础医疗服务的商业化公司也开始逐步出现。但Uber真的能跨界创新吗,医疗领域的特殊性能否适应Uber的模式?

就目前来看,美国市场的Uber模式很难在医疗领域的商业化创新上开辟出一片天地,这里的核心制约因素还是在支付方的控费需求上。

Uber模式在美国的创新主要集中在Heal、Pager和Medicast这几家公司。这些公司的模式大同小异,基本上是通过移动端来提供医生的上门预约服务,最短的响应时间是20-60分钟。相比并非是一定要争分夺秒的来抢救生命的真正急救来说,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是不用预约。每年因为不愿等待预约的小病患者去看急诊对医疗资源的无效占用是非常高的,这也加大了保险公司对急诊替代产品的需求。因此,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是降低医疗费用。

但这种模式的平均自付部分在99-200美元,远高于普通预约门诊的15-25美元。相比另一种急诊替代模式Urgent care的25-75美元的自付部分,这种模式的付费比例显然要高。因此,用户对这一模式的支持首先就会减弱很多,相比急诊室的400美元的自付部分,这一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但相比Urgent care自付部分,这一模式的劣势又很明显。Urgent care现在美国大规模的展开,主要布局在商区和社区中的大型购物中心,对用户的便捷性来说已经不是大问题。

其次,远程问诊对这种模式的替代性强。由于这种模式根本上是基于陌生医患关系的,医生并不能在就诊之前就对用户的全部情况作出了解,唯一的好处是能够面诊。但基于陌生医患关系的就诊是很难给出准确诊断的,因此,这类模式主要解决的还是小病,这与远程问诊是高度重合的。根据对Teladoc的调查,其用户主要也是解决小病。而远程问诊的价格只有35-49美金,自付部分只有10美元以下。两者比较,用户的倾向性是非常明确的。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对这一模式也不支持,比如medicast就是需要用户全部自费。保险公司不愿意支持这种模式的原因主要还是在控费上,因为已经有了Urgent care和远程医疗,夹在中间的上门服务模式意义就很弱了。由于这三种模式基本上是基于陌生医患关系,核心解决的并不是需要大医院解决的急重症,而是小病,用户的需求并不迫切到急需上门服务。如果价格上也没有优势,支付方和病人对这类服务的需求自然就会减弱。除了给那些非常高端的用户作为公司福利发放使用以外,这类模式在大城市的发展并不会顺利。这也是为什么这类公司的融资情况一直不理想。

那么,基于打车模式的场景在中国有发展的空间吗?应该说确实是有的,但却与美国的市场需求是相反的。在农村地区和医疗资源较为薄弱的地区,病人急需得到医生的服务,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供需不匹配。而在城市地区,大量的康复病人因为行动不便也确实需要医生的上门服务。中国市场的需求更多的还是集中在急救和康复上。但这里同样有一个问题,中国的合格医生本身就少,市场供应不足。而且医生不可自由执业,这种类型的出诊还不属于多点执业的范畴,很难在当下去推开。

当然,在某些高端领域,比如精神卫生领域,这种模式的应用场景非常明确。因为涉及到个人隐私,很多心理有问题的病人不愿意去医院就诊,这时候医生的上门服务就产生了意义。

总体来看,医疗界的Uber在美国将只是一个过渡性的产品,不具备未来大规模发展的可能性。在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某些应用场景还是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但也不具备自身完整的市场价值。

http://www.cunfuriji.com/?p=4443

话题:



0

推荐

村夫日记

村夫日记

1555篇文章 50分钟前更新

以常识为基础,以逻辑为经纬。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主要为医疗行业内的公司提供战略性的咨询和建议。我们的业务主要包括市场分析、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以及投资咨询。欢迎关注我们的Wechat:cunfuriji。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