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先来看几组对未来中国医疗行业格局有巨大影响的数据。

  • 中国药品的消耗量从2005年位于全球第九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七位,预计2020年还会继续上升,可能会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药品消费国,超过日本的消耗量.
  • 到2050年,中国85岁以上人口将超过10%,而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到30%以上,老龄化将带来危机
  • 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商业保险覆盖率非常低,法国最高达到94%,美国62%,中国只有6%.

数据来源:卫生部,中国保险年鉴,BCG

这些数据背后意味着未来10年中国医疗市场的格局会改变,现行的政府医疗保险体制一方面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一方面面对的则是老龄化带来的医疗服务资源缺失。市场机会非常多,尤其在医药和服务板块,但要想抓住机遇仍然有很多挑战要应对。

首先,药品在中国的市场会快速膨胀,硬需求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由于目前公立医院的大环境,降低药价主要靠政府推动。对于一些大病的高端药或自费药领域,个人自付的压力仍然非常大。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一种合作意向,就是药企试图通过和保险公司的合作,推动药品的支付。这其中的考虑主要针对自费药,比如价格较高,自付部分比较高的抗肿瘤药物,药企看中健康险公司作为稳定的药品支付方,可以提供比较稳定的会员资源,为此在一些高端自费药领域,药企愿意降低部分要价。同样的情况在公立医院方面就很难进行,因为公立医院有很强的以药赚钱动力,很难让其让出一部分药品利润。

事实上这种药企和保险公司合作的模式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药企通过保险公司作为支付方强大的客户资源,推动其药品的销售和支付,而反过来保险公司通过种种药品控制手段,比如仿制药和品牌药选择上的控制,网络内药品的折扣,来保证药品的成本得到控制。这种模式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用于中国,但目前由于商业保险的市场比较小,对医院方很难控制,因此要操作起来有难度,需要时间。

其次,老龄化带来很大的机遇,但同时在服务和支付上的压力也非常巨大。目前药企和保险公司同时看中老年人市场,一方面是因为药品和医疗器材的销售有很大一部分针对老年人,另一方面因为市面上缺乏针对老年人健康保障的产品,而目前的基本医保系统不足以支撑老龄化对医疗的需求。从这一点上出发,一些保险公司和药企看到了机遇。比如罗氏制药就携手太平洋保险和瑞士再保险,进行抗肿瘤药方面的服务上的合作,主要在抗肿瘤保险产品开发和健康管理。虽然目前没有深入到产品的层次,但在药品支付和健康管理上,药企和健康险合作会成为一个未来的趋势。

最后,在商保上中国的市场机会很大,但目前一方面政策不清晰,基本医保对商保开放的口子才刚刚开始,对外资的限制也比内资要多。而且中国市场普遍对商保产品设计缺乏经验,在健康险方面仍然处于早期的市场探试阶段,很多产品由于产品结构设计问题损失率非常高,尤其是针对个人用户的产品,如儿童险和女性生育险,基本都属于大面积亏损状态。

商保未来参与到医保体系中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参与会分多层次的,从低端团体医保补充,到中端针对家庭的健康保障机会,甚至还可能是和银行绑定,半理财性质的健康保障计划,都有很大的机会。但要抓住市场机遇,商保的产品设计能力和风险控制会是最为关键的,目前市场竞争靠价格和报单出单量的做法无法持久。很多保险公司通过牺牲利润达到快速占领市场的做法长期来看无法持续。

话题:



0

推荐

村夫日记

村夫日记

1654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以常识为基础,以逻辑为经纬。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主要为医疗行业内的公司提供战略性的咨询和建议。我们的业务主要包括市场分析、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以及投资咨询。欢迎关注我们的Wechat:cunfuriji。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