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对外资进入医院松绑再次有新动作。近日,商务部在北京召开“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副司长邱丽新表示,商务部正与卫计委研究将医保报销范围涵盖外资独资医院。

外资医疗机构一直定位在狭窄的高端市场,一方面因为风险便于控制,对市场试水来说是一个相对保险的切入口,另一方面则是医保政策不明确,不能接入医保报销,药品目录不一样,无法进入大众市场。

医保对外资的放开是一个信号,外资进入医院的政策可能逐步明朗。目前医保加上公立医院的体系根本不能满足保障的需求,老龄化和年轻人口下降让这种模式有崩溃的风险,中国急需一个商业化体系来弥补目前保障不足。而定位高端的外资服务不能满足这点。

因此,未来政策更加向吸引外资进入倾斜是必然的。随着这个体系负担越来越沉重,运行越来越不济,商业化运作无法避免,而最有可能放开的就是医院和商业健康险。

过去外资对投资医院一直犹豫不决。大家公认中国市场的规模和潜力,但这个市场管制强,人才上有体制内外的区别,种种因素制约外资进入,要么就是局限在高端这个狭窄的市场上。未来这可能改观。医保放开带来中端市场的巨大机会,这可能是外资以及其他本土民间资本的机会。

中端市场的代表是企业员工,尤其是跨国企业、大型和中型本土企业的员工。这批用户教育程度偏高,年龄分布在25到45岁,相对来说健康风险适中,就医习惯相对良好。这些人对服务要求很高,传统就医模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中有很多人已经建立起愿意为额外的保障和服务买单的理念。

抓住中端市场,外资可以分几步走。第一步是建立医院先落地。将公立医院改制虽然可能成本稍低,但管理磨合上冲突大,体制约束也大,对改革并不利。未来外资可能直接选择联合PE或者本土资本新建医院进入中国。

然后是医院的定位。直接和公立医院的规模和面面俱到拼的话,成本太大,短期内很难取胜。外资医院的核心优势在服务上以及专科先进技术上,可以走和大型公立医院互补的路线。在服务上可以走基础医疗以及家庭医生的路线,而专科上则是走先进技术和国际接轨治疗方案的路线,比如肿瘤治疗,急需引入国外的治疗理念,从医病为核心转化为提升病人生活质量为核心。

下一步则是如何与商保联动开发市场,分摊风险。真正意义上的医疗险目前属于市场空白,在高端领域医疗险局限在私立医院,但现状是价格不透明,私立医院要价过高。中端市场的好处是人群素质优良,健康风险相对低。如果采用类似美国Managed Care的模式,推出商业医疗险加上指定某些医院网络作为服务提供商,而渠道上走雇主的路线,完全有可能打开中端市场。

Managed care的核心是控制成本,让用户保持健康。在中国操作这种模式,医院网络不可能铺开很大,因为越大越难以控制成本。而制定某些医院的网络更有利于保证服务质量并控制成本。外资医院的核心放在服务上,人员成本会是其很大一项开支,要想盈利,有足够动力去控制成本,这在商保也是一样的。

http://www.cunfuriji.com/?p=2771

话题:



0

推荐

村夫日记

村夫日记

1561篇文章 54分钟前更新

以常识为基础,以逻辑为经纬。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主要为医疗行业内的公司提供战略性的咨询和建议。我们的业务主要包括市场分析、战略规划和实施策略以及投资咨询。欢迎关注我们的Wechat:cunfuriji。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