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5年06月26日 07:50

抗生素危机如何治?

用药安全的一大核心挑战是抗生素使用。曾有媒体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查显示,我国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比例超过46%,在使用量、销售量列在前15位的药品中,抗生素占了10种”。而农村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更是严重,有报道显示“78.5%的农村居民在感冒时会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而德国一项同类研究中,服用抗生素的农村居民仅为10.5%。”

抗生素滥用短期内的体现是增加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增加医保和个人的负担。但抗生素滥用长...

阅读全文>>
2015年06月25日 07:13

限制大型设备将推动远程医疗 风险犹存

今年六月国家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示政策的方向是限制大医院采购大型设备,(大型设备配置饱和的区域不允许包括公立医疗机构在内的所有医疗机构新增大型设备),同时鼓励探索公建民营或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建立区域影像中心的建立。这对医疗器械公司的渠道会产生很大影响。

首先,包括本土和外资医疗器械公司可能都需要调整其渠道策略。外资将会发现他们昂贵的仪器进入三级医院变得越来越困...

阅读全文>>
2015年06月24日 06:53

互联网医疗千帆竞渡 医生从何而来

自去年以来,各路资金涌入互联网医疗领域,这直接催生了大量的创业项目。互联网医疗领域可谓是千帆竞渡的局面。互联网医疗本质上是医疗服务的一种表现形式,归根结底最终还是要围绕着问诊来展开。虽然目前远程问诊整体受限,但以慢病管理为核心的健康管理成为各类项目中被关注的重点。抛开纯粹的技术层面的项目,绝大部分项目对后端服务的需求都很强,但医生从何而来?

面对已经涌现的数千个互联网医疗项目,中国的后端医疗服务...

阅读全文>>
2015年06月23日 06:59

慢性病连续门诊带来的渠道变革

浙江省开始试点慢性病连续门诊。2015年首先开放高血压和糖尿病作为试点范围,先选择两家当地三甲医院试点,模式是采用慢性病连续处方 “一笺三单”。一笺有效期为12个星期,,每张联单有效时间为4个星期。首联在开处方的医院配药,其余两联可以在零售药房或基层医疗机构配药,按照医保费率结算。

此举是放开慢性病用药零售市场的一个开口,给零售药房和基层医疗两方面都可能带来机会。最直接的是慢性病药品销售的机会,连续处方...

阅读全文>>
2015年06月19日 07:23

医疗预付费模式难以植根中国

随着中国基础医疗市场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本方进入到这一领域。无论是互联网医疗公司还是传统医疗企业,都将目标指向了预付费模式。但在传统快消领域屡试不爽的预付费模式能否在医疗领域取得成功呢?

打包预付费和捆绑式销售的模式在快速消费品零售领域被证明是很有效的,可以增加销售量,产生新消费。同时消费者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以节约开支,获得实惠。这种模式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在美国已经出现,代表就是基础医疗上的Co...

阅读全文>>
2015年06月18日 07:31

外资药企大规模弃标的启示

近日媒体报道外资药企在多省出现弃标,时代周报曾报道湖南最近的药品招标中,外资药企的药价大幅下挫。即便在成交的少数品规中,弃标率也仍然较高。比如拜耳公司的36个品规中仅9个成交,最大降幅为11%,弃标率为75%。而在此前浙江的药品招标中,外资药企整体平均弃标率达60.5%。

弃标率高的背后预示着外资药企在中国的困境,面对不断被压低的药价,加上国家取消对专利过期后的原研药单独定价,外资药企将失去一大块利润,首当其...

阅读全文>>
2015年06月17日 07:17

家庭医生困局难破

随着政策和资本的双重推动,基础医疗的发展正面临着一个较快的井喷期。在政策上,政府今年开始力推分级诊疗,同时进一步放开社会办医的限制。在市场层面,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基础医疗领域,这将进一步增加供给,促进基础医疗的发展。在基层发展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将眼光投向家庭医生领域。无论是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后端服务,还是慢病管理和术后康复,家庭医生在其间的角色显得越来越重要。

但是,基础医疗领域自身...

阅读全文>>
2015年06月16日 07:19

移动医疗APP的渠道策略

移动医疗App的推广成本正在变得越来越高。在用户端,靠大打广告,优惠促销刺激等手段虽然可以短期内增加一些新用户,但对长期的用户依从性并没有太大作用。而在医生端,采用类似药品销售的地推方式成本极高,正在逐渐变成海选,怎样让医生真正觉得工具有用并使用下去是一个大问题。

美国的移动医疗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品设计固然是第一环,但后面的渠道建设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渠道策略的一种途径就是找最专...

阅读全文>>
2015年06月15日 06:53

互联网医疗的认知困境

自去年下半年掀起的互联网医疗投资热潮已历将近一年。但随着大规模的烧钱运动,绝大部分公司却无法找到自身的盈利模式,大型投资者在对这类项目的投资上也变得日益谨慎。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热潮是在互联网自身的发展遇到瓶颈,开始对传统领域改造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尽管中国医疗市场规模高达2万亿以上,并且随着快速老龄化,市场规模的扩展极快,但医疗领域有其特殊性,尤其在中国还有复杂的国情。因此,在对互联网医疗未来趋势做...

阅读全文>>
2015年06月12日 07:13

药企移动医疗工具的核心:医生动力

美国的价值医疗在改变支付标准的同时,也逼迫药企更加注重通过药效去营销以提高产品的价值。最近几年多家药企巨头相继进入移动医疗领域,试图通过C端工具增加用药粘性和病人参与度。这类移动工具是否管用?如何保持病人端和医生端平衡?要回答这些问题,先来看几个药企在国外移动工具领域的创新项目。

强生旗下的Jassen推出了Care4today,App包含两万多种药品,用户可以针对药品设置提醒,将用药记录分享给医生或护士。营销中强...

阅读全文>>
2015年06月11日 07:15

第三方检验:如何避免大跃进导致的混战?

中国的检验市场大部分仍集中在医院里,分包到第三方检验机构的不到市场的2%。检验市场最大的仍然是三级医院,占市场的接近一半。近年来三级医院经历了一轮装备竞赛,在规模大跃进中,三级医院外包出来的检验是很少的,未来的趋势仍然如此。因此第三方检验把市场盯住了基础医疗(基层和一级医院)。

近期有媒体报道,在河南出现了一轮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快速发展,民营资本纷纷跑马圈地。不过,目前的扩张途径仍然是以销售资源为核...

阅读全文>>
2015年06月10日 07:51

医生的服务动力:医疗市场发展的最大瓶颈

医生对服务的动力正在影响到包括线下医疗服务、移动医疗、药企营销三方面商业模式的创新推进。

医疗服务上,依赖医生资源的模式主要是基于多点执业的各类名医平台,以及一些民营资本布局的诊所。实践证明这些模式并没有办法依赖名医的个人效应而快速成长起来,虽然说多点执业的初衷是希望让医生更加自由,让病人可以通过多途径获得好资源。而事实上,真正有能力和精力去进行多点执业的大部分是名医,而他们的出诊很大程度上是基...

阅读全文>>
2015年06月09日 08:11

医疗界的UBER是昙花一现

随着Uber所刮起的模式创新大潮,很多公司都意图借助这种模式来跨界创新。在美国整体医改的大背景下,借用Uber模式来提供新型基础医疗服务的商业化公司也开始逐步出现。但Uber真的能跨界创新吗,医疗领域的特殊性能否适应Uber的模式?

就目前来看,美国市场的Uber模式很难在医疗领域的商业化创新上开辟出一片天地,这里的核心制约因素还是在支付方的控费需求上。

Uber模式在美国的创新主要集中在Heal、Pager和Medicast这几家公...

阅读全文>>
2015年06月08日 08:07

药占比下降背后的两大困境:检查费用上升和药效忽略

药占比下降是否意味着医药费用的下降?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并不是这样。

基层医疗过去几年的药占比下降最快,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在基层加大基药的使用、限制抗生素、推行低价药等措施。乡镇卫生所药品收入占比从2009年的44%下降到2013年的28%,但门诊均次药费持平没有下降,人均住院药费反而增加了接近100元。可见药占比下降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分母变大,除药品之外其他费用上涨导致。

其他医疗机构的变化也很明显。药占比下降的...

阅读全文>>
2015年06月05日 09:11

药剂师的意义

药剂师长期以来在中国处于边缘位置,作用得不到发挥,地位得不到承认。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医疗环境将资源严重向大型医院集中,导致医院实力膨胀,而支付方医保缺乏控费机制,于是,本应该站在医院、病人和支付方中间、起到审核处方作用的药剂师,完全丧失了舞台。

2013年底,中国约有27万多执业药师,不到70%在零售药店工作,大部分药店虽然悬挂药师资格证书,但很多时候执业药师并不在药房里,药师缺口超过20万。

事实上,药...

阅读全文>>
2015年06月04日 07:21

互联网医疗的生态圈神话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尤其是BAT和平安等巨头的进入,构建生态圈的理论也开始热闹起来。很多创业公司认为能进入巨头产业链中的一环就能保证自己的美好未来,而巨头们也把在其他领域获得成功的平台思维移植到医疗领域,认为打造产业闭环将是自身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但是,从中国医疗本身的困境和医疗市场自身的特征来看,生态圈只是一厢情愿的想像。

正如《互联网进整合医疗是空中楼阁》一文中所强调的,中国的医疗体系不是...

阅读全文>>
2015年06月03日 07:41

从TELADOC上市看远程医疗的特性

随着美国医改推动了价值医疗的发展,控费需求推动了远程医疗的快速发展。而作为其中最为抢眼的远程问诊公司,Teladoc终于在近日公布了其招股说明书。

根据IPO文件,Teladoc的增长在最近三年可谓神速,年均增长率高达两倍以上。2013年代营收是1990万美元,2014年则为4350万美元。年就诊人次在2014年达到29.9万,比2013年的12.7万高出一倍以上,而在2015年的第一季度更是达到了14.9万次。

Teladoc的用户数增长并不快,从2013年的...

阅读全文>>
2015年06月02日 09:18

远程问诊的市场局限

随着价值医疗的推动,美国的远程问诊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但是,远程问诊的核心市场需求到底来自哪里,主要解决了哪些问题,市场对此仍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不过,根据美国兰德公司的最新调查报告来判断,不落地的远程问诊局限性相当大,未来的市场发展可能不会有原先想象的那么大。   这组调查的样本来自1725个使用Teladoc的病人和64099个在线下的病人对比。根据数据分析,使用远程问诊的主要是51岁以下,没有慢性疾病的用户。处...
阅读全文>>
2015年05月29日 08:08

药企市场下沉的核心:服务加专业渠道

日前,默沙东和先声药业在成立合资公司三年后分道扬镳。默沙东将收回之前注入合资公司的四款产品,成立自己的降血脂事业部;先声药业则全权负责合资企业的运营管理;合资药企先声默沙东将进行转型,专注于本土药品(包括仿制药和国家一类新药等)的运营。

这是外资药企在市场下沉的一种尝试。这个合作项目的流产揭示了在往下走二三线城市、甚至进一步下到基层和农村的困境,外资药企最大的困境在于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去下沉市场,...

阅读全文>>
2015年05月28日 07:11

故事收尾 健康管理投资全面转向

随着Fitbit上市的临近和苹果大规模的进入移动健康领域,健康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已经接近尾声。进一步来说,由可穿戴设备发展带动的线上健康管理收效缓慢,控费效果并不明朗。支付方对健康管理正在向几个平台性的项目集中,投资方对健康管理的关注也已经全面转向,正在向更为简单明了、能够直接削减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方向转变。

近日,雇主健康管理平台Jiff获得2300万美元投资,其总融资金额已经超过4900万美元。Jiff的扩张源于其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