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4年10月23日 07:11

分级问诊何以走出困境

10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国家将适时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启动分级诊疗试点,从出台政策、优化医疗体系、完善分级模式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浙江省计划9月底开始试点分级问诊,主要的手段是差别化支付。湖北6月份也表示会在襄阳尝试分级问诊,通过医联体在管理、人才和运营上的合作来进行。

造成千军万马上协和的原因有两点,一个是好的医疗资源向一线医院倾斜。另一个则是信任度和品牌的问题...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22日 07:21

中国保险缺什么?

中国的寿险和健康险行业经历了一轮快速增长之后,各渠道的乏力开始显示出来,营销员素质层次不齐,用户体验较差,银保渠道受政策限制未来增长空间有限,产品雷同缺乏专业化保障功能。这些年的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简单野蛮的渠道模式,缺乏价值性的产品,以及服务跟不上。保险到底还缺什么?

中国的保险尤其是短期寿险,近年来和银行理财产品的界限模糊化,用户很多把保险当成一种理财手段而非保障。这种做法是不长久的,费率市...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22日 07:18

体检向后端服务衍生 团体私人医生或有机会

体检向后端服务衍生 团体私人医生或有机会

中国目前的医疗体系仍然把重心放在医病而非防御上。这体现在两点上,一个是医疗机构治疗为主,缺乏病前防范,一个是医保支付模式仍然以覆盖看病费用为主,不涵盖风险控制手段和预防医疗。私营体检服务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但正如村夫日记在《缺头断尾 体检产业路在何方》一文中指出,目前体检的软肋是只做了中间检查这个偏技术的环节,缺乏前端医疗风险评估个性化设计,以及后端健康干预。

粗放模式路在何方?有...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21日 07:21

社区医院+子女护理:医养结合新路径?

中国老年人口正以高速度增长,这对医疗和养老资源匮乏的中国是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医养结合的模式带来了市场机会。

面对超过2亿的老年人口,中国的医疗体系和养老体系显然都还没准备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口日渐减少,如何有效的支撑如此庞大的老龄化社会就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政策层面,中央和各地都在做一些有益的尝试。从近日在杭州和南京的一些举措来看,医养结合正在向...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21日 07:15

未来药店构想:以慢病为核心

未来药店构想:以慢病为核心

中国的政策开放是药房发展背后的关键推手。医药分开的进一步改革,处方药网络销售解禁,都给药房进行慢病服务铺了路。

慢病治疗的特殊性在于,基本诊断已经作出,后续需要定期常规检查加配药,复诊标准化程度相对高但风险低,病人随访频率相对稳定。完全可以使用移动和网络技术来改善流程,提高效率,避免病人和出诊病人一起去排队占用资源。

目前慢病治疗的困境在于,很多药品只有大医院才有。医保对社区医院和三甲医院采...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20日 07:22

PE加速医院投资 布局横向复制或纵向跨板块联动

资本布局民营医院又添新举动。联想加快了医院投资的布局,近日弘毅投资通过旗下弘和医疗服务集团,并购上海最大民营医院杨思医院,以往弘毅投资把重心放在医药企业,已经先后投资了包括石药集团、先声药业、康臣药业等药企,但随着国家对私立医院政策逐步放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联想也把重心从医药转向服务。

过去医院一直不是PE热门追捧的板块,因为医院投资需求大,对管理要求很专业,后续回报时间较长。而且对于PE来说,医...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20日 07:14

缺头断尾 体检产业路在何方

缺头断尾 体检产业路在何方

严格来讲,体检应该是医疗服务的一部分。但在中国,由于医患之间关系紧张缺乏信任,以及公立医院服务体验较差的原因,中国式体检走的是粗犷工厂式的路线。这种模式发展到今天,除了拼量拼价格,未来要怎么走才能扭转这种流水线式的检查模式是体检公司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作为医疗服务一部分的体检应该分为三段:前端健康咨询,就是针对个人病史、家族健康情况等因素,为用户提供适合的体检方案。中间才是中国现在发展如火如荼...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17日 07:14

远程追踪助力医疗控费 大公司争相涌入

自从美国医疗控费计划(Managed Care)实施以来,远程医疗的发展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在这其中,远程问诊的发展尤为迅速,而远程追踪的发展则相对缓慢。这主要是因为数据不准确,对医生的学习门槛高和数据积累不够引发的临床意义缺失。但远程追踪意义重大,根据近日 Geisinger Health Plan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远程追踪降低了病人再次入院的几率达到44%。这份报告是基于对500个病人长达4年的研究做出的。

因此,对这一领域有...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17日 07:08

健康险:移动医疗的下一站?

移动医疗的本质是通过技术手段来帮助个人预防和控制疾病,从而最终降低整体的医疗费用。但是,随着移动医疗的发展,仅仅依靠技术的手段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局限。移动医疗的发展开始衍生出各种新的商业模式,技术日益成为一种辅助但不可或缺的手段,而不是根本性的推动力。

在美国市场,健康险一直是移动医疗的主要支付方。但是,有很多疾病属于选择性治疗的范畴,健康险并不能覆盖。所以,在健康险不能覆盖的领域,移动医疗的发展...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16日 07:05

公立医院特许经营 分工和管理能力是关键

最近北京对外公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允许公立医院和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和社会资本合作,允许民营资本有偿使用公立医院的一定资源,也是一种弥补公立医院收入的方式。

最近医改对公立医院的政策逐步放开,从开放外商独资医院投资开始,到特许合作,未来的医院在股权架构上可能会更加灵活,公立和民营合作谈判的机会增多,空间变大。这是公立医院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的必然。

近年来公立医院经历了一轮快速膨...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16日 07:01

情非得已 互联网医疗终落地

情非得已 互联网医疗终落地

丁香园要做门诊了,互联网医疗最终还是落地了。这应是在获得腾讯的巨额融资后,丁香园对外界猜测其战略规划的较好的回应。

在全球如火如荼的互联网医疗,到了中国最终却落地了,这确实有点奇怪。但如果仔细观察中国的医疗市场,互联网医疗落地是情非得已的必然之举。想在现阶段通过技术的力量改变市场格局是非常困难的,中国医疗的纯粹互联网化之路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首先,中国的整体医疗体系制约了纯粹的互联网医疗。政...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15日 07:08

挂号网获巨额投资 腾讯移动支付再添砝码

挂号网获巨额投资 腾讯移动支付再添砝码

在继7000万美元投资丁香园后,腾讯再次投出巨资在互联网医疗领域。昨日,挂号网宣布获得总融资额度超过1亿美元的投资。虽然挂号网真实获得金额遭到质疑,但巨额投资是无疑的。

腾讯的此次投资凸显了中国的互联网医疗市场的几个主要特征。首先,中国互联网医疗仍属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以挂号和支付作为解决基本用户需求为主要的手段。由于中国的医疗资源匮乏和分配不均,在互联网医疗发达的国家根本不存在的看病难就成为了...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15日 07:03

医保之困何以纾

中国的医保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是老龄化带来医疗开支快速增加,护理和养老服务需求很大但市场跟不上,用户自费比例大经济压力大。另一方面是年轻人口呈现下降趋势,这种趋势未来会越来越明显,劳动力不足,医保基金缴纳者变少,整个资金池输入会明显下降。最后则是医保资金合理运用机制尚缺乏,过度治疗或不合理治疗导致医保资金浪费。

概而言之,医保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靠医保资金池加公立医院的模式未来有崩溃之虞,...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14日 07:19

中国儿童肥胖问题堪忧 医疗挑战巨大

中国儿童肥胖问题堪忧 医疗挑战巨大

过去很多家长认为儿童肥胖似乎是欧美国家独有的问题,可现在,中国的孩子正在越来越胖,也为此变得越来越不健康,因肥胖导致的疾病发病率已经超过美国。国际肥胖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Obesidy)今年在其主办杂志《Obesidy Review》上公布的一组数据足以说明这一堪忧的情况。

  • 目前中国有12%的儿童超重,在不满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有1/3的孩子至少出现了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 中国12至18岁...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14日 07:12

顺流而下 谷歌进入远程医疗

顺流而下 谷歌进入远程医疗

谷歌终于进入医疗服务领域。近日,谷歌证实其已经开始测试医疗视频服务。这项服务主要通过Helpouts来进行,账户服务则主要基于Google+ Hangouts。根据报道,Helpouts平台上的专业技术服务将由第三方机构提供,这些提供商们将有权自行决定服务的价格。用户可以根据不同服务提供商的质量、服务和评价来自行选择服务。

以大数据分析见长的谷歌在进入医疗健康领域的战略上走了一条逐步演进的道路,从产业上游的基因图谱和疾病谱到...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13日 07:25

把脉医院信息孤岛:云端平台前景可期

把脉医院信息孤岛:云端平台前景可期

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并不能解决中国医院的信息孤岛问题,因为这是制度的问题而不是技术和市场的问题。

中国医院的主体是公立医院,公立医院的决策并不透明,很多时候对信息系统的上马并不是按照最优来选择,而是根据其他的一些原因,这里存在着很强的灰色地带。因此,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后,目前市场上依然有高达600多家信息服务商,市场的发展没有按照优胜劣汰的法则来发展,恰恰说明买方市场的极度非市场化。...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13日 07:20

麻省总医院进中国:人才、支付、服务三大关键点

麻省总医院进中国:人才、支付、服务三大关键点

最近的医改政策对外资进入中国医院投资更加开放,这些利好可能直接促进国外一线医院品牌加快进入中国的步伐。

本月7日,广东省中医院、美国麻省总医院、珠海横琴国联康华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在珠海横琴新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横琴新区建立美国麻省总医院中国医院,这是麻省总医院第一次在海外开医院。

过去也有过国外一线医院可能进中国的举动,比如媒体一度热炒的恒大与哈佛可能会一起在中国建设哈佛医院,但当时对外资进...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11日 08:17

病友社区为何难有大成

病友社区为何难有大成

自从PatientsLikeMe在美国得到一定的发展之后,病友社区得到了市场面的极大关注。无论是广大的创业者还是互联网行业巨头都有进入病友社区一试的意图。近日,一则Facebook试图进入健康社区的消息再次激起市场对病友社区模式增长空间的想象。

尽管面临隐私等问题,以Facebook如此庞大的体量和用户,一旦进入病友社区领域,或将加快这一商业模式的发展。不过,病友社区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维度,离真正的商业化还有较远的距离。

...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11日 07:53

医药分开推医院私有化浪潮

医药分开推医院私有化浪潮

公立医院一直以来以药养医,导致资源浪费,病人对医生缺乏信任。目前以药养医最严重的是门诊量不高的中小医院,还有一些社区医院变成开药门诊,缺乏技术含量。国家医药分开的推进是必然的,这可能会推动一个医院私有化的进程。

美国和德国也曾经经历一轮医院私有化的浪潮。

德国1993 年开始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先是改成了总额给付,然后改成了按病种预付,德国过去也是以公立医院为主导,但过度医疗严重,服务很差,而在这改...

阅读全文>>
2014年10月10日 07:30

病种治疗数据库或将再造健康信息产业

中国健康信息长期处于较为混沌的状态,市场上各类平台长期充斥着大量的广告和各种伪信息,真正能为用户提供医疗决策参考的平台几乎没有。尽管百度等平台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健康信息的混乱现状,但是如果不能改变以广告为核心的收费模式,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市场问题。

在美国,面向个人的市场原来有WebMD和Everyday Health,他们主要的收费模式来自药厂和医疗机构的广告,但是会严格控制广告的内容和质量。依靠广告而非交易的模式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