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长期护理险发展的挑战
在2020年5月,国家医保局出台文件《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长护险明确为独立的社保险种,从职工医保缴费人群开始,先期的保障只从重度失能人员开始,并将试点扩大到所有省份。
随着政府支付方的明确,以补充为主的商业长护险的发展也获得了政策框架。不过,不同于商业健康险,商业长护险的发展仍面临较大的挑战。主要的发展困境有三点:购买和使用之间有巨大的时间差距、保费昂贵和为提高保障度拉高了...
在2020年5月,国家医保局出台文件《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长护险明确为独立的社保险种,从职工医保缴费人群开始,先期的保障只从重度失能人员开始,并将试点扩大到所有省份。
随着政府支付方的明确,以补充为主的商业长护险的发展也获得了政策框架。不过,不同于商业健康险,商业长护险的发展仍面临较大的挑战。主要的发展困境有三点:购买和使用之间有巨大的时间差距、保费昂贵和为提高保障度拉高了...
近日,国办在《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中表示:“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前提下,进一步放宽互联网诊疗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制定公布全国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审批标准”。这表明,互联网医疗的范围会进一步拓宽,并明确了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报销这一既定政策的推进。不过,互联网医疗审批标准将全国统一,这意味着当前以省级为单位制定的审批标准将全国统一,行业将进一步规...
GoHealth是美国一家互联网健康险销售平台公司,该公司已于近日上市。从GoHealth的发展历程来看,高额的赔付型健康险的在线销售依然高度依赖于代理人,这主要源于健康险产品的复杂性,这也意味着专业性是在线销售的关键而非仅仅是流量。
GoHealth已成立19年,但真正的发展是在美国平价法案(ACA)实施之后,早期是以商业个险为主,但随着个险市场出现巨额亏损,大保险公司纷纷撤出这一市场,高度依赖于大公司业务的GoHealth也...
自百万医疗险获得快速扩张以来,商业医疗保险向下层市场拓展的趋势日益明确,城市普惠健康险的发展只是这一趋势下的产物。
类寿险的重疾险始终是健康险市场的定海神针,占据到市场的60%左右,但赔付型保险近年来也获得了较快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健康险市场向下层市场拓展所致。原先的赔付型保险一直是以团险为主,尤其是以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为主,保费在500-1500元之间,大都没有免赔额或者免赔额较低,保额普遍不高,更多作...
过去几年来,以城市为单位的普惠型健康险逐步得到了一定的拓展,虽然整体规模还极小,但获得了市场的一定关注。
由于中国医保的广覆盖低水平,用户的需求集中在提高医疗保障的深度。因此,除了发展医保作为覆盖全民的安全网,商业健康险成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主要工具。商保更市场化也更灵活,但保费价格按照市场来定价,对用户按照年龄收取保费,而对有既往症的用户和老年人则是直接拒保。商保为了保证盈亏平衡,对保险产品...
不管是以医保为主导的国家还是以商保为主导的市场,如何在医保之上提高保障是政策制定者一直在推动的。由于医保的保障受到收入的限制,只能以收定支,虽然通过持续的结构化改革可以逐步提高保障,但有经济支付能力的用户对保障的需求仍然在不断提升。大部分国家除了发展医保作为覆盖全民的安全网,都是通过发展商业健康险来满足有需求的用户。商保更市场化也更灵活,但保费价格按照市场来定价,对于年龄大的用户往往收取高额保费,...
按照自熊彼特开创、克里斯坦森改良后的破坏式创新理念,所谓行业的创新可以分为来自外部冲击者的完全改变原有路径的破坏式创新和主要来自内部的突破原有技术或商业模式的突破式创新。
由于在高度专业化的医学领域,病人是不可能通过完全自助的方法来给自己治疗疾病的。只要医疗的核心还是问诊,任何的创新都还是要回归到医生的服务上来。另一方面,医疗领域的支付主要是由以医保和商保为主的支付方来制定规则的,并不是供需...
与传统产业的创新不同,医疗创新有自身独特的发展,主要受到支付方和服务方的利益博弈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牵涉到用户个人自身健康和利益,对经济、便捷性和安全因素的考虑是最为重要的。这两大要素结合在一起成为左右医疗创新的主要动力和制约。下面简单以美国数字医疗的发展为例来说明这一挑战。
首先从支付方和服务各自的利益来看,远程问诊更多是满足支付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如果服务方在其中获得更多利益,将制约支...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在医保主导的医疗市场,健康管理的发展主要还是受到医保的推动,特别是从筛查到管理。但由于医保的报销额度相对有限,对医生的正向激励不如手术或者开药,这导致医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而且,对健康管理的支付需要很强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效果必须用定量分析来衡量,与当前医保控费的直接经济联系不明确,这与健康管理市场尚不规范等因素叠加,导致很难在短期内被纳入报销范围。医保还是会优先选择最迫切的领域...
在市场上药企和保险公司合作的操作模式中,由于针对的是某一类细分领域患者的买药需求,因此在产品设计中,买药的特性往往被优先,主打药品折扣性和当下使用性,而保险保障则作为附加而存在,甚至是赠送的。在这种操作模式下,出现了五大挑战。
第一,卖药本身的问题。由于这类产品主要针对某一种慢性病患者,因此本身就限制了用户群体。即便这一群体人数够大,但也面临几个问题。首先是是否能用医保,慢性病用药持续时间长...
继4月28日发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之后,在2020年6月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办法》对医保医用耗材目录和医用耗材医保支付标准的调整路径给出了详细的指引,明确了与药品类似的几个原则: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医保医用耗材目录》,以谈判和集采为医保支付标准形成机制,类别相同、功能相近医用耗材的最低中选价确定医保支付...
伴随着过去几年投资的快速增长,民营医疗在机构数量、门诊和住院量上都获得了较快的增长,但正如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所分析的那样,民营医疗的增长主要依靠数量的叠加,平均每个机构的门诊量和住院量实际并未增长。与之前几年不同,进入2019年之后,民营医院的机构数量虽然仍保持了较快增长(6.9%),但无论是从年增速、整体占比还是均机构的病人数量来看,以民营为核心的非公医疗出现了整体的下滑。
《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牙科需求持续上升,这一方面推动了口腔服务市场和相关耗材和设备的大增长,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对于牙科保障的需求。但是,由于无论是商保还是医保,对牙科的覆盖都较为基本,用户都需要额外购买牙科保险才能获得保障的提升。
虽然在表面上,在牙科服务需求上升的状态下,用户对保障的需求也会被激发,从而推动牙科保险的市场规模增长。但是,单病种的牙科保险的发展并不是仅...
长期以来,民营医疗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充,这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围绕公立医疗的缺口提供服务和提供非刚需性的消费医疗服务。在刚需医疗的缺口方面,以全科、康复、护理和精神科、产科、儿科等为主,大多采取大专科小综合的模式。这些服务的主要特点是依靠医保的服务盈利能力不高,但自费服务要想在营收做大不易。另一类是纯粹的消费医疗,由于医保没有覆盖,主要以用户自费为主,盈利虽高,但大部分仍属小规模,大...
医药零售市场最大的变革驱动力来自政策,而非市场本身。在过去的十年,药品零售市场虽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但随着政策开启变革大幕,已进入低增长的医药零售市场将面临持续洗牌,能否拥有专业化的服务能力将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
从市场现状来看,中国药品零售渠道主要以OTC为主,部分公司的批发业务可能占比稍高,但整体仍以OTC药品为主。由于医院仍然是药品销售的主力,处方外流很难形成规模,处方药在零售渠道占比较低...
随着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对医保支付制度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这一挑战不仅是在服务监管上,也将对门诊支付形成较大的压力,这反过来将推动医保门诊支付制度加快进行改革。
虽然医保对互联网医疗实行线上线下一致性的监管原则,其医保额度也必须来自线下医疗机构,但互联网以其便捷性更容易诱导用户去进行不必要的医疗消费。比如,根据兰德公司在2015年对来自1725个使用Teladoc的病人和64099个在线下的病人对比发现,使用远...
中国的医保正在从粗放管理往精细化管理发展,但目前的核心仍然是药品价格这一最直接的手段,要发展出以医保为领导的健康管理模式还需要时间,但在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中,也会出现政府支付方采购第三方健康管理服务的机会,然而这种管理的前提是能够体现效果,目前给予家庭医生补贴去签约患者的模式无法保证有效性,也没有办法体现效果。而从美国的经验来看,政府愿意采购的第三方服务多是能够用数字来衡量效果的领域,比如控制药物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