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8年07月16日 07:47

医疗自费部分增加带来的挑战

在美国的企业员工市场,企业雇员保险的免赔额变化有几点趋势。首先,高免赔额产品占团体健康保险比例上升。根据Kaiser Family Foundation2017年的数据,超过三分之一的雇员通过企业获得的保险是高免赔额保险(通常超过500美元一年)。第二,雇员中免赔额超过1000美元一年的比例快速上升,平均免赔额从2006年的303美元上升到2016年的1500美元。第三,上涨速度超过工资上涨速度。

根据2015年Kaiser Family Foundation与非营利组织...

阅读全文>>
2018年07月13日 07:54

按效果付费成外资药企主要营销工具 难以在中国落地

老龄化和慢病高发对世界各国的医疗支付体系产生了持续而巨大的压力,比如2017年的一项调研(Partnership to Fight Chronic Disease report)显示,美国罹患三种以上慢性病的人数在2030年将达到8300万,而在2015年只有3100万,由此将在2015-2030年产生2万亿美元的医疗开支。

面临高昂的医疗开支增长,支付方的控费举措是全方位的,除了推动管理式医疗和发展其他降低服务成本的措施,在药品层面的大规模砍价正成为另一个重要的热点...

阅读全文>>
2018年07月11日 07:35

研报发售:《健康险:寻求下一个增长点》

人身险市场按照寿险、健康险、意外险三个板块来看,2017年寿险的保费收入超过2.14万亿,健康险为4,389亿元,意外险为901亿元。

这三大板块在2017年的增速相比2015年和2016年有明显下降,下降最为明显的是健康险,从2015年和2016年的同比增长52%和68%,跌至保费仅增长9%。寿险和意外险也在2017年出现了下跌,但幅度不及健康险那么大。

健康险的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监管层面的收紧,在保险回归保障之后,压缩了并非真正意义...

阅读全文>>
2018年07月11日 07:27

健康险的转折时刻

2017年是健康险市场的一个分水岭。自从2012年以来的健康险领域高速增长在2017年终结,2017年全年的增速刚超过8%,与前五年的增速相比出现了大幅下降。2012年以来,商业健康险持续开始高速增长,从2012年到2016年,增速分别达到20%、30%、40%、50%、60%以上。在这样的增速下,很多外部资金都摩拳擦掌准备进入健康险市场,排队申请健康险牌照的公司一度超过50家。但是健康险大幅增长的背后却是理财型产品大行其道,真正的保障型产品...

阅读全文>>
2018年07月09日 07:31

昂贵药进入市场的支付困境

用不起药一直是大病治疗在中国的一大伤痛。一方面药企的研发费用高企,如果定价过低可能无法收回成本。另一方面,定价过高导致病人无法承受,药企自身的市场销售也出现困境。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只有进入支付方的药品目录后,保险的报销才能出现双方皆大欢喜的局面。不过,进入支付方的药品目录也就意味着药价的大幅下调,未来药企将不得不考虑价格与销量两者间的平衡。

近20年来,面向普通疾病的药品已经获得了较大发展,药企的...

阅读全文>>
2018年07月04日 07:53

受制于医院经济动力 终止药房托管需要组合政策工具

在多个省份对医院药房托管叫停以后,以药企和流通商为主的托管方被迫进行转型。但是,只要医院和医生的经济动力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以药养医的体系就无法根治,通过对供应链进行的所谓创新也不会停止,猫鼠游戏也将持续下去。

近日,多个从事药房托管的药企和大型流通商都发布了公告,宣称其将从药房托管业务后撤,有部分公司表示将进入院边店和DTP药店等新模式。

药房托管是指托管方与医疗机构通过契约形式,接管医院药品采...

阅读全文>>
2018年07月02日 07:43

无法成为颠覆者 亚马逊进入医疗的挑战

自从2017年亚马逊宣布进入医疗以来,其所有的举动都被市场认为是即将颠覆美国医疗市场顽疾的可能探索,从而引发了二级市场较多的股价波动。但即使在相对商业化程度较高的美国市场,在医疗领域进行商业模式的突破仍然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这不仅是因为相对其他行业,医疗市场的政策管制更为严格,也是医疗体系自身的特殊性造成的。

由于医疗体系的变革主要依赖于支付政策的改变,这导致整体市场更偏向B端,因此,擅长C端打法的互...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29日 08:20

处方外流无法成为药品零售的主要动力

无论是线上的医药电商还是线下的零售药店,自身的市场整合是一种方法,但无助于蛋糕的整体做大,核心还是在如何做大增量。而要有增量,政策的推动是最主要的因素,其他的类似加服务的模式还不是非常明确,仍需要实践来摸索和证明。

首先,对公立医院的控费力度加强不会改变,当前的药品零加成和药占比下降到30%以下不会改变,药品耗材比的下降也会很快跟上。但这些并不足以推动处方药的外流,只是加强了对医院的监管。正如之前所...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27日 07:37

为什么为基层医疗赋能是一个小市场

随着过去几年政策对基层医疗发展的强调,市场比较关注基层医疗机构,无论是从卖药和器械还是从提升服务本身来看,市场预测基层医疗机构应该会迎来快速发展。但事实上,基层医疗机构自身的发展并不理想,三级医院的虹吸效应依然明显。

2017年基层的诊疗人次占基层和一二三级医院总诊疗人次的57.9%,比2016年的58.8%和2015年的60.2%持续下降。在住院量上,2017年基层占比为20.2%,也比之前两年占比20.4%和21.3%小幅度下跌。于此同...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25日 07:40

诊所扩张的三大挑战

中国基础医疗市场在自身积贫积弱的情况下,要突破医疗服务行业自身的特性去发展将面临较大的挑战。虽然基层市场的发展不会是爆发式的,但未来在某些区域仍会有优秀的中小型机构涌现,如何理解并把握整体的趋势就成为关键。

要理解市场趋势首先需要明白医疗服务尤其是基层医疗服务的特性:区域化、营收天花板和单店成本压缩乏力。

首先,医疗机构的本地性非常明确,除了急重症,病人不会选择远距离就医,这就决定了医疗机构的辐...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21日 15:35

占比持续缩小 基层医疗趋势未改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从数据上来看,基层服务呈现两方面主要趋势。一是2017年服务量增速比2016年有所提升,尤其在住院量上,但占总体的比例仍保持小幅下跌,而三级医院在服务量上的占比则持续上升,只是上升速度有所放缓。二是基层服务在住院费用上增速加快,而在门诊上增速下降。药费虽然占门诊费用比例有所下跌,但基层药费就金额来看增速仍有8%,且除药费之外其他费用的增速高于药...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13日 08:08

民营医院投资面临关键抉择

在国家医保局正式成立之后,支付方对服务方变革的推动将明显增强。无论是通过DRG这一精细化管理工具对住院费用进行有效控制,还是通过对药品的招标和采购权力的获取以及医保支付价在未来的逐步推出,支付方对医疗服务都将构成较大的压力。在未来的3-5年,医疗服务市场将面临急剧的洗牌过程,医疗服务机构将不得不进行数十年来最大的自我改革以适应由于支付规则改变所带来的市场调整。   从人群定位来看,首先,高端服务虽然保持...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11日 07:49

远程影像在中国的局限性(下)

虽然市场对远程影像这一新领域出现了浓厚的兴趣,但也不可不意识到远程影像在中国的困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中国没有第三方影像中心承担专业的拍片和读片工作。在拍片上,在过去十多年的装备竞赛下,大量的区县级医院都已经采购了昂贵的影像设备,这对于习惯于一站式服务的病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动力再去第三方进行检验。目前独立实验室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主要因为送检的是基层医疗机构,而非个人。

相比之下,影像检...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08日 07:28

互联网医院的四大困境

近来,随着互联网医院的政策管理新规出台,互联网医院似乎又成为热点。但是,单就以披着互联网医院外衣的远程医疗来看,其自身的发展本身困境重重,并不存在市场大爆发的可能性,政策为其划界在本质上并不影响对这一市场本身的预期。

1、定价困境

目前中国的远程医疗服务有两种定价办法。一种是远程会诊,这并不是新鲜事物,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主要针对偏远地区的疑难杂症、急症和大病。会诊的费用很高,比如说浙大一院远程医...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06日 07:32

多层次保障体系构建中的市场挑战和机会

2018年4月,Latitude Health对用户开展了针对医疗养老资金和保险产品看法的调研。通过此次调研,LH获得了用户对自身开支尤其是对未来可能的高额养老和医疗开支的认知,发现大部分用户不仅没有为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做好准备,还表现出对未来的挑战缺乏信心。此次调研显示,用户对医疗和养老开支的保障极为焦虑,但又无能为力。因此,政策和市场在未来去合力构建一个多层次保障体系极为关键。

此次调研显示,超半数用户对未来来自...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04日 07:38

百万医疗保险的挑战

随着低价的高免赔额赔付型医疗保险在中国的热销,这类产品自身在营销、赔付和续保等问题上的争议性引发了监管层的关注。随着银保监会《关于组织开展人身保险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工作的通知》下发,百万医疗险当前所面临的市场问题也将受到规范。

不过,撇开监管收紧来看,百万医疗险本身在中国发展的前景仍有较多问题。中国的情况很美国有很大不一样。首先,美国购买低价高免赔额产品的用户中,很多人之前什么保险也没有买,是政策...

阅读全文>>
2018年05月30日 05:48

医疗零售化的概念远大于实质

所谓的医疗零售化,指的是引入零售业态的手法来提供医疗服务,从而提升医疗服务整体的服务能力。零售业更多的是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从售前到售后的全链条服务,核心是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来为产品的销售提供附加值,从而获取更高的客单价和推升销售规模。而医疗本身即是一种服务,并不是为产品提供附加值。所以医疗的零售化更多的是集中在服务本身,更多的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全链条的从诊前到诊后的服务。但医疗零售化的终极目标更多...

阅读全文>>
2018年05月28日 07:43

医联体的两大挑战及其趋势

虽然有政策支持,但在实际执行中,医联体这一模式有两个问题。一是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的实质性推动有限。二则是对病人下沉并控制费用的效果也很难体现出来。

第一,医联体作为大医院圈地运动的一个部分,有助于通过基层网络,为大医院吸纳更多病人,尤其在专科上,将优质专家下沉到基层有助于获取更多病人。而由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在硬件和整体治疗团队配合上都能力不足,最终需要治疗的病人还是会转向大医院,因此医联体...

阅读全文>>
2018年05月25日 07:47

互联网医疗的困境和趋势

受制于中国医疗体系的复杂性和支付方的单一,互联网医疗面临很大的发展困境。除了一些拥有较好资源或已在行业内深耕多年的公司,其他依靠资本在短期内堆砌出来的公司都面临较大的挑战。

长期以来,中国始终是服务方强势,支付方弱势,一切按照服务方自身的需求来发展,而服务方更多是推动现行医疗体系内最能赚钱的部分来大规模发展,不能赚钱的则逐步弱化。举例来说,医生的收入主要来自产品,对病情的诊断正越来越依赖仪器检查...

阅读全文>>
2018年05月23日 07:32

抗癌药的保障方向取决于支付方

5月1日起,我国启动进口抗癌药品零关税、已纳入医保抗癌药政府集中谈价和采购和未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行医保准入谈判。政策试图通过这三项措施来降低抗癌药品费用并提高保障的深度。

从实际效果层面来看,由于癌症新特药的关税普遍在5%左右,此次关税调整对国内患者的费用压力减轻是相对有限的。要从根本上降低大病患者的负担,还是需要医保的介入,尤其是在药价谈判上发挥主导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医保的原则一直是广覆盖低水...

阅读全文>>